古人如何拯救破损的玉器,修复和改款经典案例
人有旦夕祸福,玉也是
即使你小心呵护,也会有破碎的时候
但是一块玉绝不是人的对象
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
尤其是在古代,一件美玉的制作是耗时耗力的
那美玉坏了,怎么修复呢?
现在我们有很多金镶等修复手法
事实上,在古代,古人也学会了很多方法
修复改造的玉器在考古发掘中出土,
如曾侯乙墓、南越王墓、晋侯墓、郭墓等。
本期我们将走进古人修复玉器
和大家分享
(注:玉器年代下限为东汉)
一、修 复
大汶口文化玉镯(6500-4500年)
山东省广饶县傅家出土
有两个裂缝,每个裂缝的内壁有两两个对应的四个圆孔,应用于修复。
大汶口文化玉镯(6500-4500年)
出土安徽省亳州市傅庄遗址
两个裂缝,裂缝4-5修补应使用圆孔。
大溪文化玉镯(距今约6500-5300年)
重庆市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出土
裂缝两侧有多个钻孔,也用于修复。
大溪文化玉(距今)6500-5300年)
重庆市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出土
玉皇出土时有多处断裂,其中一条两侧有两对应的钻孔,应用于修复。
大溪文化玉(距今)6500-5300年)
出土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42号
玉皇中部断裂,裂缝两侧各有修复孔
大溪文化玉璜(距今约6500-5300年)
重庆巫山县大溪遗址37号
玉君有两处断裂,裂缝两侧有一组或两组修复孔。
石峡文化玉君(距今)5000-4000年)
广东省韶关市马坝石峡遗址出土
玉君有两处断裂,裂缝两侧各有一对修复孔。
石峡文化玉(距今5000-4000年)
广东省韶关市马坝石峡遗址出土
玉皇有断裂,裂缝两侧各有修复孔。
屈家岭文化玉(约公元前)3000-2500年)
湖北宜昌狮弯墓
玉皇出土时多处断裂,中间裂缝两侧各有一对修复孔
春秋时领玉璧
云南省曲靖市8塔台265号
玉璧有三处断裂,裂缝两侧各有修复孔。
春秋晚期玉龙形状
桐柏县月河M1出土
断裂两侧各有三个修复孔,两侧的装饰不连贯。因此,据推测,玉君未完工时已断裂。
西汉金钩玉龙
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
该器原为龙形玉佩,尾部断裂后,裂纹两侧各打三个修复孔。修复后加入**带钩,改变原用途。
二、改 款
西周缀玉覆面
河南三门峡郭国墓地M2000虢季墓出土
到目前为止,西周墓葬发掘中发现的结构较完整,形状较标准,工艺较精致。切割专门制作的殡葬玉是汉代流行的玉衣的原型。除了象征下颌的玉黄外,整个表面大多是由其他玉石改制而成,一些玉片仍然保留着原始文物的局部装饰。
西周玉覆面
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
由79件不同形状的玉器组成,其中眉毛、前额、鼻梁上部、脸颊等部位装饰不完整,改制为其他玉器。
西周凤鸟纹玉
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
双面雕刻凤鸟图案,周围和开口纹饰不完整,应改制玉璧。
早春秋玉君
山西闻喜县上郭墓地55号
周边及开口出纹饰均不完整,应为玉璧改制而成。
春秋玉覆面
江苏省扬州市汉江甘泉"妾莫书"西汉墓出土
早期玉璧改制
春秋晚期龙纹玉
浙川县下寺M1出土
玉君开口处纹饰不完整,应为玉媛改制。
春秋晚期龙纹玉
浙川县下寺M1出土
玉君开口处纹饰不完整,应为玉媛改制。
春秋晚期鸟形玉佩
江苏省吴县通安严山王陵出土
玉璧改制而成
战国龙形佩
湖北省随县出土曾侯乙墓
同出4件,从形制上看,应切割改制同一块玉丛
战国玉镯
湖北省随县出土曾侯乙墓
玉镯一端有丛之射,另一端有四角切割的痕迹。可以看出,它是由玉丛改制而成的
战国玉半琮
湖北省随县出土曾侯乙墓
早期的玉对剖改制而成
西汉青玉璧
湖北省云梦县墓头1号
玉璧边沿纹饰不完整,应为大玉璧破损后,磨去外沿,改制而成。
西汉鱼形佩
湖北省云县肖家河出土
玉佩周围的纹饰不完整,应破坏玉璧改制。
西汉饕餮纹玉饰
安徽省天长市三角围汉墓群出土
饕餮纹周围不完整,背面没有雕刻,有切割痕,生产过程中应损坏改制。
东汉玛瑙玦
云南省昆明市东郊白沙河水库
裂缝两侧有一个修复孔。
图片素材部分来自:无装饰
hengdeli1688.b2b168.com/m/